導語:中公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并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時政模擬題、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今天我們關注--時政熱點:保護生態環境 筑牢發展根基。
嫦娥一號升空,大興機場投入使用,蛟龍入海等等,這些都反映了我國科技的長足發展,奠定了我國的大國地位。但是生態文明建設卻是制約我國發展的“短板”,生活環境日益惡化,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利于兩型社會的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也制約了經濟發展的腳步,更使得美麗中國成為空談。因此,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讓綠色成為發展的底色。
保護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護航。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陜南三市,依托獨一無二的地緣和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種植,綠色生產,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走出了一條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道路,將傳統的茶鄉帶上了一條現代化的路子。但是反觀貴州金沙,前幾年為了發展經濟,擴大城市版圖,將原有的森林植被大肆破壞,讓青山不再,綠水斷流,短暫的經濟效益時下也漸入慘淡。鮮明的事例的告訴我們,保護好環境,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而破壞環境只求發展的思路,恰恰是竭澤而漁,飲鴆止渴。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同等重要。
保護生態環境,為民生幸福增色。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城鎮化速度增強,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環境的迫切需求。但是當前我國環境問題令人堪憂,秋冬季節霧霾天氣嚴重影響空氣質量;河流、湖泊、海域污染問題威脅飲水安全;固體廢棄物傾倒等問題使得土壤環境風險日益加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地方在綠色發展方面認識不足,能力欠缺,將經濟發展置于環境保護之上,導致環境惡化,損害群眾健康,無法滿足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因此,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改善生態環境,為民生謀福祉。
保護生態環境,為產業興旺添彩。延安洛川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丘陵區,塬面廣闊,土層深厚,日照充足,水肥和諧,雨熱同季,當地政府立足自身優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建設和蘋果等特色產業發展有機融合,走種養循環生態發展之路,讓“紅色”喜悅照亮革命圣地。漢中略陽實施退耕還林,在大力保護土壤環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倡導杜仲種植,經過人民的辛勤努力,依托退耕還林等環境保護政策,略陽杜仲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由此可見,產業發展離不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能為產業興旺提供最堅實的基礎。因此,需要轉變觀念,以環境保護為依托,才能真正的發展產業。
生態系統猶如一個人的身體,病去如抽絲,生態問題的解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保護環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不僅要轉變發展觀念,也要調整產業結構,以政策制度為保證,才能真正保護好環境,為人民謀利益,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中國。
![]() |
![]() |
||
考點大全 | 考試題庫 | 公基題庫 | 文化歷史 |
每日一練 | 常識四萬問 | 每日一練 | 政治知識 |
![]() |
![]() |
||
面試熱點 | 面試技巧 | 時政匯總 | 時政熱點 |
每日一練 | 面試題庫 | 時政試題 | 公考新聞 |
掃碼關注中公教育微信
微信號:wwwoffcn